高级思维之假设调整
00 min
2023-12-22
2024-10-6
AI 摘要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URL
史蒂芬柯维有一个“观—为—得”模型。 简单意思指的是,想法决定行为,行为决定结果。
notion image
这个模型也暗示了一个人做事的全过程。
 
如果我们想要不一样的结果,就需要将这个模型,反过来思考,即逆向思维。 变成了“得—为—观”模型。
 
先观察结果/现象,知道这个现象是由某个行为所导致的,而行为的产生源自于你的想法。
 
当我看到这个“观—为—得”模型的时候,我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另一个模型。 成甲老师在《好好学习》这本书里提到, 人们做事和反思的时候总是遵循着某套模式。
 
做事:预先假设—>采取行动—>得到结果 反思:观察结果/现象—>纠正假设—>采取新行动—>取得新结果
notion image
 
仔细观察你会发现, 做事的流程就对应了“观—为—得”的过程; 反思的流程就对应了“得—为—观”的过程。
 
所以这两个模型,本质上就是一个东西。
 
这个模型极其重要,它给出了我们一个改变的具体方向,就是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。 找出你做事情的“原有假设”,并论证它是否合理,不断的调整假设,逼近事实真相。 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放在数学上就是贝叶斯定理。 (我们先把底层逻辑放一边)
 
把重点放在“假设”上。
 
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,每个人的假设不同,就是拉开彼此差距的原因。
 
情绪管理里有一个模型比较有用,就是ABC模型。 它指出,真正影响一个人情绪行为C的原因,并不是事件本身A,而是每个人的信念B。
notion image
这个信念B背后,就是每个人的假设。 假设不同,想法不同,最终对一个事件的解释和感受也不同。
 
以上的这个逻辑,如果你此前没有想过,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。 80%的可能性,你能够理解,想通。 这些是书本以及普通高手能够教会你的道理。
 
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,即使你明白这个道理,也很难改变。
 
因为每个人的假设都是不同的, 而每个人假设背后,又存在大脑的路径依赖,导致你会习惯性的“错误解读”。
 
在我看来,真正拉开差距的,是“假设”质量的高低!
 
一个“假设”质量高的人,对待事物的判断会极其准确,甚至看人简单聊两句就会把对方看透,就跟算命一样。
 
但是“假设”质量低的人,会带着固有的偏见或错误的理解,在一个封闭的框架里打转。
 
为了方便你理解这个“假设”的高低,我再借助一个层级思维帮助大家理解。
notion image
 
以上述模型为例,行为对应的是现象层,情绪(人性)对应的是本质层。
 
在我的观察里,绝大多数人做假设的时候,都是对着行为,即现象/结果层做假设。
 
举例子,
 
你在网上看到某人从985高校直接退学。 “某人从xxxx退学”,这个就是行为,也是现象,亦是结果。 多数人的思维方式,这时候就是在想,这人是不是很蠢,他干嘛要退学... ... 这叫什么? 这叫道德判断,也叫评价。
大家都是用“评价”作为事实依据,去做假设。
再举个例子,
 
之前有人找我做咨询,她在政府机关工作,但是很不如意。 具体描述就是,自己做的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太多可以学习的东西,可有可无混日子。 然后描述自己当时调配这个工作的时候,别人没有经过她的东西就把她换到这个岗位了。 于是她觉得,别人都在欺负她,刁难她。 最后她终于爆发了,去找领导谈判,录音,去解决这个问题。 我们暂不去讲她最终是否把问题处理妥当。 她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,是如何做假设的呢? 是盯着行为层/现象层做的假设。 即她现在的这个局面,都是因为大家在欺负她,她要去证明自己不是好欺负的。 基于这个假设,去做决策和行动。
再举个例子,
某女生B,周围的亲戚朋友,多过得不幸福,男女都有出轨的行为。 于是她, 1)对身边的很多人持批判的态度; 2)对婚姻持消极的态度,并坚信自己以后结婚肯定不幸福 ... ...
这几个例子,是我随意想出来的,我不知道大家能否get到我要表达的意思。
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大家在做假设的时候,都是盯着现象层去做道德判断,去做评价。 基于评价并把评价作为思考的依据,去做假设。
这样做很容易出问题, 1)如果结果是好的,就会觉得以后要继续这样想问题; 2)如果结果是不好的,就会因噎废食,给自己打标签下定义。
再举个例子吧,
 
有一天你和朋友B产生了纠纷,大吵了一架,你找到了A倾诉。 结果A很理性的说,这个事情两个人都有错的... ... A的这个回应让你很伤心, 你伤心的原因是因为,之前A也曾经特别难过过,但是她难过的时候,你特别的共情替她考虑,站在她的立场上去为她着想,但是你难过的时候A却没有这样安慰你。
 
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发生在你身上,你会怎么去处理?
 
事实上,绝大多数如果遭遇了这个情况,会直接很难过,很受伤。 甚至会因此而怨恨A,觉得A没有把自己当朋友,会远离A,亦或是淡薄关系,至少不会像以前一样亲密 我说的没错吧?
 
怨恨A,和A保持距离,这是最终做的决策。 这个决策是由你的假设所导致的。
 
但是你的假设是怎么来的呢?
 
你的假设是根据A的行为来的,然后基于A的行为做了道德判断和评价。 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模式。
 
先简单说说高手的思路—— 1、在我难过的时候,A没有感性的安慰我,而是说都是两个人的错,这让我很受伤。以前她难过的时候,我那么替她着想,但是她没有这样做。
 
知道上述的内容,是描述,而非评价。
 
2、思考A为什么会这样做?可能原因很多: 1)A并没有那么在意我,所以对我难受与否不关心。 2)A在意我,但是她是一个很理性的人,更希望我成长。 3)A在意我,她并不知道我在难过的时候,更需要的是安慰,拥抱,而不是大道理。
 
3、验证假设: 可以冷静下来以后,和A聊一次,给A发个消息。 诸如:我之前特别难过的时候,找到了,希望寻求你的安慰。我当时希望的并不是你给我讲大道理,而是你给我一个拥抱,或者站在我立场上替我考虑。你那样做让我有些难过, 你可以告诉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吗?
 
基于A的回应,你就可以知道是哪种原因了。
 
基于这个原因,你就可以调整和A的友谊关系。
 
当然更牛逼的高手,再知道了A真正的想法以后,可以再往下去挖一层。 知道这个人更深一层的动机以及她的价值观... ...
 
总结一下,上述讲的东西: 1、一个人的结果/行为是由假设所决定的,假设不同,结果不同。 2、不要把行为层的评价当成假设的依据。
 
至于具体怎么做,法、术层面的东西以后慢慢聊~
上一篇
换位思考和逆向思考
下一篇
人该如何改变的底层原理之神经元层面

Comments
Loading...